刺破 刺破舌头,让他牢牢记住这血的教训!
- 2020-11-01 12:19 操盘思维
星期日
操盘思维热搜:贺若弼是隋朝的大将。
其父贺若敦是南北朝时期晋的大将,由于说话口无遮拦,不讲究分寸,得罪了晋公宇文护而丢掉了性命。
临死时,他用锥子刺破了贺若弼的舌头,让他牢牢记住这血的教训。
贺若弼做了隋朝的大将军后,并没有记住父亲的教训,常常为自己的官位比他人低而怨声不断,自认为当个宰相也是应该的。
不久,还不如他的杨素却做了尚书右仆射,而他仍为将军,他气不打一处来,不满的情绪和怨言便时常流露出来。
这些不讲究分寸的话传到了皇帝耳里,贺若弼被逮捕入狱。
隋文帝杨坚责备他说:“你这个人有三太猛:忌妒心太猛;自以为是、自以为别人不是的心太猛;随口胡说、目无长官的心太猛。”
因为他有功,隋文帝不久便将他释放了。
但他还不吸取教训,又对其他人夸耀他和皇太子之间的关系,说:“皇太子杨勇跟我情谊深切,连高度的机密也都对我附耳相告,言无不尽。”
后来杨勇在隋文帝那里失了势,杨广取而代之为皇太子,贺若弼的处境可想而知。
隋文帝得知贺若弼又在朝中大放厥词,就把他召来说:“我用高颎、杨素为宰相,你多次在众人面前放肆地说‘这两个人只会吃饭,什么也不会干’,这是什么意思?言外之意是我这个皇帝也是废物不成?”
贺若弼回答说:“高颎是我的老朋友,杨素是我舅舅的儿子,我了解他们,我也确实说过他们不适合担当宰相的话。”
这时,因他说话不讲究分寸,得罪了不少人,朝中一些公卿大臣怕受株连都揭发他过去说的那些对朝廷不满的话,并声称他罪当处死。
隋文帝治罪贺若弼,贺若弼苦苦哀求皇帝饶他一命。隋文帝念其平陈有功,只将其贬为庶民。
父子两代人,同样是因说话不讲究分寸而坏事,招来祸端。
魔步特点评
现在是知识付费时代,但我常说这里面90%以上的知识(保守估计),除了能增加一些闲聊时的谈资,最终都没什么用。今天这个故事,算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贺若弼为什么总改不掉?为什么总学不乖?
舌头被刺了,牢坐了,皇帝责备挨了,吃的恶果子够多了吧,但为什么他还是学不好??
到底是什么原因?
这个问题比较难,是吧?
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关键的问题!
在2017年的时候,这个关键的问题,辛苦了我们6个月才终于弄清楚它。
它叫作:
人是怎样学会一个知识的?
照理说,作为一个知识传播者,作为一个要教别人知识的人,这个问题是第1个需要去研究清楚的,是吧?
不然,你怎么能确定你教授知识的方法一定是正确的?又怎么能保证别人最终一定学得会?
但是,如果您拿这个问题去问那些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老师们:请问下您,人是怎样学会一个知识的?
如果不出意外,他们可能都会像瞬间失忆了一样一脸茫然地看着你。
现在,朋友们或许就能体会到我为什么能那么肯定地说90%以上的知识最终都没什么用,原因就在这里!
我们日常购物都知道怎么挑选自己想要的货物质量,那作为知识来讲,要看它质量过不过关,就是看这里,看它的主人是不是清楚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否则,就算他的确是一个牛逼的人,但是却不见得他能把那些牛逼的知识成功地教给另一个人。
就像大家可能听过的那句话,“博士生去教小学生,不一定能教得好”。
总之,自己懂和教别人懂,是两个能力。
如果要成为合格的知识传播者,这两者缺一,不可!
最后,如果弄清楚了人是怎样学一个知识的,那么今天这个问题,贺若弼总学不好的原因,只要用1秒钟想一下,就清楚无疑了。
大家要猜猜答案吗?
下面揭晓……
原因是:
贺若弼,他自己,打心底里没有想过要改!
为什么能肯定是这个原因?
因为,人是这样去学会一个知识的:
1、首先,遇到一个问题要解决……
2、但是,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3、然后,去各种查资料,各种想办法……
4、最后,找到方法,解决掉……
5、然后,就不自觉的学会了!
这就是人在实际情况中的真实学习过程。
简单到一句话就是:
人,是因为心里有想要做的事情,然后在去做的过程中才学会一个知识的!
这是我们每个人与身俱来天生本有的学习方式。
从这里我们立马就能看到,贺若弼是因为心里面没有一件需要自己好好讲话才能最终做好的事情,没有这个内心追求,于是没有改正的动力,所以,最后才表现出总是“学”不好。
其实,不是他学不好,而是他压根没想过要学。
因为这样,所以……
对于想要学会一个知识的学习者来讲:
首先,要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学这个知识?
学它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要去做哪件事情?
这件事情您这两天就需要做吗?
如果这件事情不是您很快就会要做的,那么您大可以暂时放下别管。
因为这时,您内心的学习动力一定是不够的,并且,就算强行学了,在没到您实际去做的那一刻,您也无法真正学会。而等到您实际去做的时候,您可能已经忘了大半。
在这种情况下去学,效率极其的低下!
而等到有一天,您非常渴望做好一件事情时,那个时候您左手做右手学,右手做左手学,这样边做边学,原本别人可能要1-2个月才能学会的知识,您可能只要1周就学到手了。
然后,对于要教授一个知识的教授者来讲:
首先,要看这个人有没有想学的欲望?
如果没有欲望,或者欲望不强,那要么不教,要么先激发出他的学习欲望,再教。
然后,在教的时候,所有的重心都要放在“这件事情怎样做才对”上面,得先让人搞清楚内在逻辑关系,这样人家心里才会对整件事情的全貌有了全局的掌握。
接下来,才是按照实际去做这件事情时的具体过程,一步步去说具体要怎么做。
但是……
现在很多的知识教授者,都只是在把自己身上的知识东一块西一块地单方面讲出来让别人知道,只是在东一块西一块地告诉别人要怎么做怎么做,却不先整体上讲“这件事情怎样做才对”,不先帮别人把整体思路打通!
结果就让学的人总感觉身处大雾之中,云里雾里的,看不到全貌,不识庐山真面目。
好了,这就是人怎样学会一个知识的答案。
这下,大家清楚了吗?
刚刚一直是在说怎么“学会”,其实还有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学精学透呢?
它是“学会”这个问题的延申……
如果您对“怎样才能学会”的这个知识真的会了,那么您自然也就知道它的答案。
那现在,大家知道吗?
知吗?
道吗?
如果不知道……那就对了。
如果您现在就知道,那就说明我刚才所说的那些全都是错的。
因为,就像上面说到的,要真正学会一个知识,先得要您想去做一件事情,然后实际去做,但是很明显,在这之前,大家可能都没有想过要“怎样更好地去教人”,自然也就不会想要去研究“人是怎样学会一个知识的”。
所以,在大家心里面没有实际想要去做这两件事情时,就算我费尽心思解说得再好,结果,大家还是学不会的。
关于“学会”这个问题,从开始到现在我都讲得比较简单直白,有些朋友可能就会觉得这好像没什么难的,很简单,但其实,里面的内含一点都不简单。
当没真正去做时,看到的永远只是表面。
今天
我们从整体思路上为大家说明了要怎样才能学得会。
希望朋友们以后,在自己真正需要学某个东西的时候,可以更高效地去学。
特别是现在正是疫情期,有很多朋友可能会想要学一些东西,那么也可以更明智地选择要学什么。
【1】刺破舌头,让他牢牢记住这血的教训! http://www.mobute.com/showinfo-45-19266-0.html
- 刺破++最新消息
- 无相关信息
2025年03月22日概念驱动:忽略了人气过盛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