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卫通是商业航天,卫星通信概念吗?
卫星通信运营商+无人机+央企
319
1、公司在航空领域,成功列入民航局前后舱协同应用试点项目,为航司提供卫星互联网服务;航海领域,将中星26纳入全球网,补充南美区域覆盖,新增高价值商船、客轮超百艘,在网船舶数量超过9000艘。
2、公司在国际市场取得新进展,不断丰富“卫星通信+无人机”服务,新增维护保障等增值服务包业务。
3、公司作为我国境内唯一拥有通信卫星资源且自主可控的卫星通信运营商,为亚洲第二大、世界第六大固定通信卫星运营商。公司广播通信服务覆盖中国全疆域、周边及“一带一路”主要区域。
4、公司最终控制人是国务院国资委。
-
2 金明精机是商业航天,卫星通信概念吗?
卫星通信+军工+光伏+塑料机械装备
377
1、全资子公司广州明远持有中雷电科9.99%股份,中雷电科主营业务为气象雷达天线、相控阵天线、芯片化相控阵系统、相控阵TR 组件、小目标雷达、地轨卫星通信系统的研发和销售;且业务涉及军工领域。
2、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已投入使用,风力发电项目尚在推进中。
3、公司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可用于风电领域的专用宽幅多层膜吹塑成套装备。公司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并生产PVDF薄膜吹塑机组,其生产的PVDF薄膜主要应用于太阳能背板。
4、公司是一家集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专业塑料机械装备供应商。
-
3 航宇微是卫星通信,华为卫星概念吗?
卫星大数据或将与华为合作
338
◇驱动:2023年11月17日盘后公众号发文,11月16日,华为(中国区数据中心CTO杨琴牵头)与航宇微(董事长颜军)开展深入合作座谈交流。双方围绕卫星大数据存储、分发、处理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展开深入沟通交流。
◇卫星大数据:华为方面对公司在遥感卫星领域的成果充分认可,双方可以在智慧城市建设、生态环保等领域探索深化合作;同时也表明了将就具体项目进行深入交流。
◇其他亮点:公司实控人是珠海市国资委,主要从事宇航电子、人工智能技术、微纳卫星星座及卫星大数据、智能测绘技术的研制与生产。公司自研的玉龙(AI)芯片,可以实现12tops的算力。
华为卫星大数据+宇航级芯片+AI芯片
1、2023年11月17日盘后公众号发文,11月16日,华为(中国区数据中心CTO杨琴牵头)与航宇微(董事长颜军)开展深入合作座谈交流。双方围绕卫星大数据存储、分发、处理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展开深入沟通交流。
2、华为方面对公司在遥感卫星领域的成果充分认可,双方可以在智慧城市建设、生态环保等领域探索深化合作;同时也表明了将就具体项目进行深入交流。
3、公司实控人是珠海市国资委,主要从事宇航电子、人工智能技术、微纳卫星星座及卫星大数据、智能测绘技术的研制与生产。公司自研的玉龙(AI)芯片,可以实现12tops的算力。
4、2022年公司已完成了 04 组卫星构型和方案的基本设计,开展了1颗 SAR卫星和3颗高光谱卫星的总体设计及各单机的详细设计和研制。
11月17日晚间,突发重磅新闻,航宇微与华为公司开展卫星大数据存储、分发、处理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合作。
航宇微与华为合作说明了一件事 —— 航宇微除了得到海外的认证,也得到了华为认证。宇航级CPU和GPU芯片+宇航级存储芯片+人工智能芯片+卫星星座+卫星地面数据中心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与华为合作汽车的赛力斯,从以前底部起来涨幅10倍。与华为合作手机的欧菲光涨幅翻倍。和华为合作算力服务器的高新发展,涨幅4倍。还有之前的华力创通等,那么第一个与华为实锤合作卫星的公司,涨幅会有多少?
-
4 中京电子是PCB板,卫星通信概念吗?
低轨通信卫星+光模块+华为+AI硬件+存储芯片
363
1、2023年10月20日互动,公司低轨通信卫星用PCB目前正配套客户进行样品验证工作。
2、根据公司官网:珠海中京已突破25G到400G光模块关键技术瓶颈,已具备Core加Core高速混压、四面或三面包金等生产能力。实现各类型光模块产品的交付,产品已通过客户端认证。
3、公司直接或间接给华为供货;公司积极参与6G通信技术应用相关PCB新材料、新工艺与新产品开发,从事AI相关硬件配套的PCB\FPC\FPCA产品业务。
4、公司IC载板产品可用于存储芯片、射频芯片等芯片封装。公司持有持有集成电路半导体天水华洋部分股份,主营半导体封装材料引线框架业务。2022年12月公司拟收购盈骅新材部分股权,后者为目前国内封装载板基材的先进企业。
5、公司已开展储能电池用BMS配套产品服务,并将以二级子公司中京新能源开展动力与储能电池CCS相关产品业务。公司主营业务为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
中京电子:持续供应Mate系列,业绩直接受益华为手机打破封锁
华为手机被制裁越受伤,打破卡脖子后就越受益。
公司此前间接向华为提供智能手机等应用PCB/FPC产品配套服务(含MATE40、Mate50)。
另外,中京电子在公告中明确指出,由于华为手机受到制裁,对公司柔性电路板业务造成了不利影响。
据财新报道,华为计划重新启动芯片的更多细节尚不清楚,但几乎可以肯定它正在利用Chiplet技术。
公司此前在互动易平台表示,Chiplet技术将各异质小芯片借助先进封装方式实现系统芯片功能,预计将推动封装工艺与封装材料发展。
此外,在mate60配备的卫星通话方面,公司表示低轨卫星通信用PCB产品处在样品验证与在研阶段。
同时近期被华为带火的星闪概念,公司也有相关储备,持续关注其商用落地的机遇。
-
5 是卫星通信概念吗?
公司作为华为的战略合作伙伴,子公司重庆知与行又在卫星互联、通信领域深耕多年,是专用通讯解决方案提供商、卫星通讯及流量服务商,具备面向卫星通信的稀疏相控阵平板通讯终端等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此番公司获得工信部颁布的面向全国范围的“国内甚小口径终端地球站通信业务”“内容分发网络业务”以及“互联网接入服务领域的增值电信业务”三张业务牌照。
352
一家民企为何能获得三张卫星通信牌照,背后有什么样的隐情
华为在遭遇美国极限打压的情况下,拿出了自研芯片+5G卫星通话手机,对整个全球科技界的都产生了很大的震动,华为Mate60系列在日本欧洲的代购网站遭疯抢,溢价超150%,阿联酋更是被炒到了2万多!因为Mate60暂时只在国内卖,还没有在国外卖,日本欧洲只能纷纷通过代购网站来中国买过去,通常加价都是在50%以上!
卫星互联有望加速
10月1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6年)》,其中提到,布局“天地一体”的卫星互联网。稳步推动实施商业星座组网,加快落实频轨资源授权,分阶段发射规模化低轨通信卫星构建低轨星座,建设测控站、信关站和运控中心等地面设施,促进天基网络与地面网络融合应用。
政策提出,要分阶段进行低轨通信卫星星座的构建,卫星互联网的商用进入快车道。10月17日,财联社VIP&蜂网专家电话会议《SpaceX星链模式or华为模式》已联合行业知名专家和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博士,对卫星互联网行业星上投资机会做出深度解读,以下为结合部分纪要内容整理的行业相关信息,干货满满。
另请期待财联社VIP新产品“财联社VIP&蜂网专家电话会议”的上线!未来,我们将联合更多行业专家深度解读市场风向和投资先机,也可满足定制化1V1专家解读需求。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核心逻辑
(1)运营商:卫星运营商市场占据产业链最高价值量,主要企业为中国卫通等;
(2)相控阵终端及天线:星上产业链最高价值量及增量市场,相关企业有雷科防务、雷电
微力、梅安森、苏州博海(未上市)等;
(3)整星平台:星上产业链第二价值量,相关企业有中国卫星、长光卫星(未上市)等;
(4)基带:卫星上数据处理的核心模块,相关企业有华为(未上市)、中兴通讯、信科移
动;
(5)星间链路:基于激光的星间通讯,拥有类似技术储备的企业有长光华芯等;
(6)星上路由器:用于数据交换,相关企业有烽火通信等;
(7)核心网:将用户的访问需求分配到不同卫星网络中,主要企业有华为(未上市)、信科移动等。
风险提示:行业技术路径变化;政策不及预期等。
卫星互联网行业逻辑&会议纪要汇总整理
按轨道来分,卫星可分为高轨、中轨和低轨卫星。其中,高轨卫星一般在36000公里(赤道上空)高处工作;中轨卫星离地面2000-20000公里高,主要为导航卫星;低轨卫星通常在2000公里高度以下,如Starlink以及遥感卫星。
由于卫星发射的成本极高,起初采用高轨卫星来使覆盖范围更广,但由于距地过远,通信宽带和通信速率都比较低,不适合更高品质的信号传输,如卫星进行互联网接入等。因此,传输时延更低、链路损耗更小的低轨卫星预计将成为未来主流,尽管覆盖能力较弱,但可通过数量来弥补劣势,几十到上百颗卫星组成的星座网络可实现全球范围的网络覆盖。
近期,华为发布的Mate60系列手机是采用高轨卫星“天通一号”进行卫星电话通信,而国外方面,SpaceX则选择直接布局低轨卫星,提出2025年手机可通过星链卫星直接上网,且不需要手机硬件进行升级。
目前,国内外厂商均没有实现卫星上网,对于国内手机厂商来说,若想实现此功能同样需要放弃高轨卫星而采用低轨卫星连接的方式,或许目前的卫星通话手机只是一个过渡产品。
当然,华为Mate60系列手机作为全球首款接入卫星通话功能的手机,为6G的更快到来按下了加速键,意义重大!
对比华为和SpaceX的手机-卫星连接方式来看,主要体现在所需卫星类型、手机端硬件升级必要性和运营方式三方面区别上:
1、所需卫星类型不同,模式实现的时间节点不同。华为模式所需的高轨卫星已经在轨,目前可实现商用,而国内民用的低轨卫星目前正在招标中,明年才会批量上星,预计2025年可完成第一批低轨卫星的发射。
国外方面,按照SpaceX公布的时间节点,2025年手机可连接星链卫星进行上网,因此,预计中美两国低轨民用卫星的发射进度不会相差太多,两国手机终端都需要等到2025年左右才能完成卫星互联网的大面积接入。
2、华为模式必须植入卫星通信芯片。高轨卫星需要地面终端站接收卫星数据再传递给手机,以前终端与手机分离,现在华为通过添加特殊芯片以在手机端形成终端;SpaceX模式使用的低轨卫星距地近,叠加相比传统通讯卫星而言增强了卫星输出信号的强度,手机端不再需要增加硬件。
3、SpaceX模式需要与地面运营商合作以获得频段,华为不用。SpaceX需要与各国地面运营商协商,从现有的通信频段中划出一段给卫星用,这也是不需要换手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华为模式的频谱采用MSS(星移动通信业务),是与卫星运营商合作开发的,与目前地面运营商的频谱不共用。
因此,华为模式的一大优势是,不需与各国地面运营商进行沟通,只要该区域被批准卫星覆盖即可进行通信(目前天通一号仅可覆盖国内大部分地区)。
综合来看,迫于卫星资源的匮乏,短期内中国手机厂商大概率继续采用华为模式进行手机-高轨卫星连接,等第一期民用低轨卫星的发射告一段落,为了消灭网络盲区和进行全方位场景探测,未来手机-低轨卫星连接将成为主流。
我国地面通信基础设施极为完善,可覆盖99%的人群,但仅可覆盖三成的国土,即仍有大量深山、沙漠和戈壁无人区没有地面网络信号,手机接入卫星通话可有效解决特殊环境的通信问题。
不过卫星的民用范畴远不局限于此,未来卫星将携手6G概念深度走进生活,随时随地享受高速、稳定的网络体验,相关产业链或正处于爆发前夕。
低轨卫星发射在即催生整星市场需求
国内的卫星发射进程可参考GW星座和G60星链,是中国比较有代表性的低轨卫星系统。从进度上来看,两项计划目前都在国际电联申报频率。
2024、2025年将是我国低轨卫星的发射高峰期。其中,G60的一代计划是发射1296颗星,将采用较为成熟的技术,整体成本和重量也相对较小;民营企业银河航天也申报了1800多颗卫星的资料,可支持手机直连业务。
另外,从公开信息来看,GW星座大概申请1.3万颗低轨卫星,每颗星的使用寿命预计在7年左右,因此,除了要完成星链组网所需的1.3万颗卫星以外,每年大概还需要换代2000颗左右,再次增加了整星市场的规模。
从低轨卫星的轨道容量上看,可容纳的卫星数量有限,未来有可能只出现两张覆盖全球的低轨卫星星座:马斯克星链和中国官方主导的星链计划。
因此,卫星发射近在咫尺且战略意义重大,整星企业迎来高速发展阶段。
竞争格局上,中国在卫星整星领域的企业主要分两类,一类是传统的军工院所,如中国卫星、中科院的长光卫星这些国有企业;另外在民用航天以及民营企业方面有银河航天、哈工大卫星、时空道宇等。
星上最高价值量-相控阵天线
单颗低轨通讯卫星的价值预计在未来一定程度放量后达到3000万元左右。所需部件中,价值量最高的是S、C频段的相控阵,通过简单测算,一个5平方米左右的S、C相控阵大概需要500万元。
为了提高卫星的信号覆盖面积和强度,相控阵部件的核心硬件相控阵天线是最大的增量市场。而对于传统的抛物面天线来说,低轨卫星商用以后,由于卫星移动速度非常快,传统的抛物面天线将不再适用。因此,天线既是最大的增量市场,也是最大的替代市场,价值量较高。
未来卫星天线的市场规模非常巨大,仅以每年更新换代2000颗卫星计算,KA、KU频段天线的市场规模为每年几十亿到百亿元人民币,加上SC相控阵天线,总市场规模可达数千亿元。
目前有公开信息和上星经验的相控阵企业不多,其中,相控阵雷达方面研发较深的企业更易上马相控阵天线业务,相关企业主要有雷科防务、雷电微力和苏州博海等。
卫星运营市场占据行业最高市场规模
从卫星互联网产业链来说,一般包括火箭的研制、卫星的研制、地面的网关站和测控站的研制;下游由卫星运营商组成,主要形式为从卫星的研制厂商购买卫星及火箭,通过在轨组网的形式来向客户提供服务。
从卫星互联网行业整体价值量来看,通常以下游也就是整个运营服务业最大。全球每年卫星互联网的产值大约为1000多亿美元,其中卫星运营商市场规模约100多亿美元,上游的卫星制造、火箭制造、和地面产品的规模约80-100亿美元之间。
牌照是国内开展相关卫星互联网运营服务的前提。卫星通信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国内也属于高度管制的行业,需要获得工信部牌照才可以展开商业经营活动。牌照主要包括了电信业务资质和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
国内拥有第一类卫星通信业务牌照的仅有中国卫通、中国电信和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其中第一类基础电信业务中卫星通信业务主要包括卫星固定业务、卫星移动业务。
另外,卫星的发射主要是运营商层面的布局,不会是手机厂商,未来也可关注我国三大运营商的卫星互联网行业布局动向。
其他值得挖掘的细分领域
除以上提及的行业投资方向外,星上投资还有其他重要零部件值得挖掘,按照价值量排序,可依此分为星上基带、星间链路、星上路由器和星上电源。
星上基带主要用于星、地间数据通讯的处理,主要企业有中兴、华为和信科移动;星间链路承担了低轨卫星组网完成之后星与星之间进行信号、数据交换,主要通过激光通讯完成,企业如长光华芯等拥有技术储备;星上路由器主要用于数据交换,技术类似于传统交换机,但需要根据宇航环境做优化,相关企业有烽火通信等。
-
6 三维通信是卫星通信概念吗?
卫星通信+5G+三维屏蔽器
343
1、2023年10月27日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中国卫通专场公司参股8%子公司星展测控将分享高通卫星在无人机系统中的应用。
2、公司持股48%子公司海卫通是专业提供卫星宽带互联网服务的运营商,解决海洋通信、偏远山区及海外工地等场景网络覆盖问题。
3、公司通信业务主要为运营商和行业客户提供移动通信网络及卫星通信、5G通信基础设施等。此外还有互联网广告传媒业务。
4、三维屏蔽器能够实现从2G到5G所有制式完整全覆盖,并支持独立组网的5G信号以及700M频段屏蔽,是三维通信基于数字射频技术探索无线领域的一大突破性成果。
5、子公司巨网科技推出了直播脚本方案创作机器人、创意素材自动生成机器人等多款AI应用,为今日头条等知名客户提供高效精准的数字营销服务。
-
7 达华智能是卫星通信,华为手机概念吗?
达华智能:公司承接了福建省相关智慧渔港、渔业信息化、海洋大数据中心等各类型海洋信息化项目。
291
卫星通信+算力+华为
1、2023年10月7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关于创新信息通信行业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意见稿要求分步骤、分阶段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制度改革。
2、公司是除中国卫通集团之外,是国内唯一拥有可启用发射Ka卫星轨位频率资料的民营企业,已获取工信部核发的甚小口径卫星通信运营和互联网接入运营服务牌照。2017年11月16日公司收购马来西亚公司ASN,拥有政府授予的截止2027年的网络设施供应者许可证和网络服务供应者许可证,可经营包括空间电台(卫星)运营、卫星地球站运营。
3、子公司万加智能多款产品已完成与华为云鲲鹏生态测试和适配,全资孙公司福建万加智能中标3.586亿元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项目,是福州市为打造中国东南地区首个大规模人工智能算力集群。
4、2023年8月2日公告,控股子公司福米科技拟以自有资金3亿元投资设立孙公司福建达米贸易;孙公司华冠光电拟以自有资金1.5亿元投资设立孙孙公司福建华米贸易。
达华智能2017年11月16日消息,公司收购马来西亚公司ASN Satellites Sdn Bhd, ASN Satellites Sdn Bhd拥有马来西亚政府授予的截止2027年的网络设施供应者许可证(“NFP”)和网络服务供应者许可证(“NSP”);拥有马来西亚政府给予的专有许可证,可以经营包括空间电台(卫星)运营、卫星地球站和测控中心运营、固定电话和宽带网络接入、手机移动业务(MNOs/MVNOs)、宽带 WiFi 业务、FTTH 光纤到户、卫星 VSAT/VPN 连接、广播电视通信等网络设施和网络服务在内的多项业务。
公司子公司万加智能公司自主研发的多款产品已完成与华为云鲲鹏生态测试和适配,针对华为刚发布的HarmonyOS2.0操作系统,公司的多款产品中的手机App也已完成华为鸿蒙HarmonyOS2.0的测试和适配,兼容性好,能实现无缝对接,满足最终用户使用的需要。
-
8 创意信息是卫星通信概念吗?
2023年9月7日盘后公告,控股子公司创智联恒为促进公司低轨卫星通信业务快速发展,优化股权结构,为相关产品研发投入及市场推广提供资金支持,拟引进投资者。 ◇投资方:参与投资的有深圳国资下属深圳市高新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成都高新国资下属壹新投资等。
267
◇卫星通信:近日中国移动携手中兴通讯、是德科技共同完成国内首次运营商NR-NTN低轨卫星实验室模拟验证,支持手机卫星宽带业务。公司与是德科技合作成功调通符合ORAN Option7.2划分标准的前传接口,是国内首家与是德科技完成Option7.2前传接口验证的5G设备制造商。
华为+卫星互联网+国产CAD
1、2023年9月15日互动公司操作系统、数据库、大数据三大核心产品已进入华为鲲鹏生态,昇腾人工智能产业生态、openEuler生态等多方向,暂未涉及鸿蒙生态。
2、2023年10月7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关于创新信息通信行业管理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意见。意见稿要求分步骤、分阶段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制度改革。公司重点布局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成为国家首批试验星的5G载荷承制厂家,首批参与中国卫星网络集团卫星标准研究并提案的厂家之一。
3、2023年9月27日互动,新迪数字的工业软件主要是面向制造业企业研发设计领域,基于3D技术提供3D CAD及相关的工业软件解决方案
4、公司的主要业务模式为以下游客户数据采集、数据存储等需求为导向,向客户提供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智慧服务平台V1.0,承建了成都市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供需中心等项目。
创意信息(300366)公司控股子公司万里开源已成为华为鲲鹏凌云伙伴,共建鲲鹏产业生收起
公司控股子公司万里开源已成为华为鲲鹏凌云伙伴,共建鲲鹏产业生态;此外,公司也是华为数通安全五钻合作伙伴,该认证代表华为对公司的销售业绩、交付能力的最高肯定;鲲鹏凌云伙伴计划是华为云围绕鲲鹏云服务推出的一项合作伙伴计划,华为云为合作伙伴提供培训、技术、营销、业务的面支持,帮助伙伴基于华为云鲲鹏云服务进行开发、应用移植,并开辟云市场鲲鹏专区,助力伙伴商业变现
-
9 天银机电是星空物联网,华为卫星,卫星通信概念吗?
天银机电; 北斗中游芯片模组产品:
1135
敏感器龙头企业,已在轨运行140多台。一颗商业星只用1~2台,未来5年至少4000颗商业卫星,10年也许1万颗以上,低轨商业卫星寿命3~5年,更新快。
卫星导航+华为合作+自动驾驶
1、公司的恒星敏感器在国内商业卫星市场占据优势地位。子公司天银星际产品已应用于我国自主研发的太空互联网“鸿雁星座”首颗卫星上,并已承接Sp?a?c?eX、亚马逊等科技巨头5G低轨道卫星星座相应订单。
2、子公司华清瑞达、天银星际、工大雷信以及孙公司讯析科技深耕雷达与电子战技术、空间技术等专业领域,拥有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产品包括电磁频谱安全装备及电子战装备、超宽带信号捕获与分析系统、恒星敏感器、新体制雷达等。子公司华清瑞达与华为合作主要是智能驾驶领域。
3、公司是国内各大冰箱压缩机厂的主流供应商,核心产品包括起动器、吸气消音器、变频控制器等,为美芝、万宝、东贝等一线压缩机厂商提供优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