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天天解盘
  • 青海储能补贴政策落地 电化学储能市场前景广阔(概念股)

    之前我们在2021年01月31日“ 天天解盘”中介绍过《醋酸市场整体高位坚挺 预计近期仍将强势运行(概念股)》,现在我们来了解操盘手天天解盘技巧:青海储能补贴政策落地 电化学储能市场前景广阔(概念股)。有什么不清楚的也可以加群:489718344 询问,欢迎骚扰。

      近日,青海省《关于印发支持储能产业发展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明确表示将积极支持当地发电侧储能发展,新建新能源发电项目储能容量不低于装机容量10%,储能时长2小时以上;对于在2021年和2022年投产的电化学储能项目,自发自储设施所发售电量给予度电补贴0.1元,对使用本省产储能电池60%以上的项目,再增加每千瓦时0.05元补贴,补贴时限暂定为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业内人士表示,青海地区一直是国内储能项目先行示范区,此次推出明确储能补贴及储能装机量,或将引起全国范围内储能补贴政策落地。随着储能的快速发展、能源互联网及特高压建设力度加大,新能源消纳水平有望提升。


      事件驱动 青海储能补贴政策落地


      全国首个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侧储能补贴方案正式落地。


      1月18日,青海省发改委、科技厅、工信厅、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支持储能产业发展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对 “新能源+储能”、“水电+新能源+储能”项目中自发自储设施所发售的省内电网电量,给予每千瓦时0.10元运营补贴,如果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认定使用本省产储能电池60%以上的项目,在上述补贴基础上,再增加每千瓦时0.05元补贴。


      文件要求,新建新能源项目,储能容量原则上不低于新能源项目装机量的10%,储能时长2小时以上。对储能配比高、时间长的一体化项目给予优先支持;新建、新投运水电站同步配置新能源和储能系统,使新增水电与新能源、储能容量配比达到1:2:0.2,实现就地平衡。


      文件明确,优先保障消纳,电网企业要与储能电站企业签订并网调度协议和购售电合同,确保“新能源+储能”、“水电+新能源+储能”项目和独立储能电站优先接入、优先调度、优先消纳、优先外送,保证储能设施利用小时数不低于540小时。


      补贴对象为2021年、2022年投产的电化学储能项目,由电网企业每月按电量及时足额结算,补贴资金纳入电网企业第二监管周期输配电价降价预留资金统筹解决,补贴时限暂定为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风光平价之际,在新能源和国内电网综合能源服务需求提升的背景下,蛰伏已久的储能产业链有望迎来盼望已久的春天,地方补贴放开有望推动储能项目经济性提升,行业发展加速。2020年以来,国家层面多次提到支持储能发展,多省相继发布关于发电侧储能的支持文件,内蒙古、新疆、辽宁、湖北、江西、山东均建议或鼓励新建设的风电光伏项目可以适配相应的储能电站来配合电网调度。


      行业前景 电化学储能市场前景广阔


      储能技术是通过特定的装置或物理介质将不同形式的能量储存起来,以便在需要时再次利用的技术。狭义来看,储能技术主要指热储能和电储能技术。传统储能技术以抽水蓄能及电化学储能为主,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和国家对储能的重视,多种新型储能技术已在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有所运用。


      抽水蓄能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实现商业化应用,发展较为成熟,目前在全球已投运储能项目中装机规模占比最大,但受地理资源条件约束,且具有能量密度低、投资额高等缺陷。而电化学储能是当前应用最广、最具潜力的电力储能技术,其全球的装机规模从2016年 的 1.8GW 上 升 2019年 的8.2GW,复合增速65.78%。电化学储能具有受自然条件的约束小、建设周期短、应用场景广泛等优势,未来随着规模效应体现,成本进一步下降,电化学储能的发展前景广阔。


      2020年以来,我国碳减排布署工作加速推进,以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近年来,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量占比逐渐提升,但电源结构仍以煤电为主。进一步降低煤电占比,增加新能源发电成为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必然之路。截至2019年,我国煤碳发电量占比62%,光伏发电占比3.1%,风电占比5.5%。未来,新能源发电占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随着可再生能源并网规模的逐渐增加,对储能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当前,政府部门正积极出台政策要求新能源配置储能,虽然目前储能项目盈利性不佳,但在未来,随着电改红利释放,政府将积极促进储能项目的直接交易与成本分摊,储能项目有望实现经济性,进一步驱动电源侧储能的增加。


      投资机会 磷酸铁锂电池产业链受益


      电化学储能由于具备较强的响应能力、较小的地理条件约束,且可补偿系统的高频率功率波动,所以越来越多的新项目使用电化学储能:国内2018-2020年新增储能项目中,电化学储能占比分别为29.41%、51.58%、30.36%。电化学储能占比不断增长主要源于锂电池成本的快速下降。


      当前国内储能项目所用电池多为安全性高、性价比高、循环寿命长的磷酸铁锂电池,根据数据,2020年底磷酸铁锂方形电池包报价0.625元/Wh,比年初下降28.6%。电化学储能处于行业发展初期,未来随着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寿命、能量密度的进一步提升,电池购置成本将进一步下降,电化学储能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发电侧储能的需求可达85.72GWh,年均复合增速高达126%。


      此外,青海地区一直是国内储能项目先行示范区,此次推出明确储能补贴及储能装机量,或将引起全国范围内储能补贴政策落地。当前国内储能市场普遍使用安全性高、性价比高、循环寿命长的磷酸铁锂电池,宁德时代、派能科技等电池公司、阳光电源、比亚迪等系统集成商、德方纳米、湘潭电化等磷酸铁锂正极厂将显著受益。


      随着储能的快速发展、能源互联网及特高压建设力度加大,新能源消纳水平有望提升。装机容量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叠加产业链发展带来装机成本下降及发电效率提升,行业将逐步摆脱补贴依赖并获得进一步发展,风电、光伏发电运营类资产价值面临重估。建议关注光伏运营企业太阳能、林洋能源等;风电运营企业龙源电力、节能风电、福能股份、金风科技等。


    2020-12-31宁德时代(300750)再添百GWh扩产规划 景气度加速向上

    再添百GWh扩产规划,景气度加速向上

    12月29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将投资不超过390亿投建江苏基地四期(120亿)、宁德福鼎基地一、二期(170亿)、四川基地二、三期(100亿)动力及储能电池项目。龙头公司纷纷加速扩产彰显行业信心。2021年将是全球新能源车渗透率加速向上的一年,预计2021年上半年将迎来全面繁荣,我们看好新能源车产业链核心资产宁德时代及其供应链。此次扩产加速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国内寡头地位,同时进军全球锂电寡头地位。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59/76.04/98.67亿元,EPS为2.17/3.26/4.24元,当前股价对应PE141.81/94.35/72.72倍,维持“买入”评级。

    产能规划全球第一,龙头地位稳固

    2021年新能源车优质供给集中释放,预计2021/2022/2023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分别达436.1/587.8/794.5万辆,同比+59.9%/+34.8%/+35.2%,作为国内动力电池寡头,公司加速扩产积极开拓全球市场,提升迎接全球新能源车大时代。公司目前有5大产能基地(宁德、江苏、四川、青海、德国),2020年底年化产能预计达80GWh+,除以上项目外,尚有在建产能150GWh左右,如今三大项目合计新增规划产能100-150GWh,预计到2023年,公司年化产能达到330-380GWh左右,产能规划位于全球首位(LG化学2023年产能规划达260GWh,SKI2025年产能规划达到100GWh),全球锂电池格局逐渐明晰。

    供应商共成长,锂电设备景气度持续

    当前全球锂电池行业处全力扩产周期,锂电设备龙头先导智能2020H1新增订单金额同比+83.19%,赢合科技2020H1新增订单超10亿,电池厂原扩产计划基本于2020-2021年兑现,此番宁德时代大规模扩产带来其他动力电池厂跟随扩产预期,锂电设备景气度将持续。宁德时代此次扩产预计100-150GWh,对应设备需求在150-225亿元。宁德时代设备主供先导智能等显着受益。

    风险提示:新技术发展超预期、电池市场竞争加剧。


    2020-12-24阳光电源(300274)新能源电力电子平台巨头 多项业务快速增长

    光伏迎来平价时代,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行业加速上行

    全球光伏逐步进入平价时代。中欧日韩纷纷发布碳减排目标或者规划,拜登胜选美国总统,美国将重回巴黎协定,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有望加速上行,我们预计2020-2025全球装机分别达到125/168/218/273/341/410GW。

    逆变器:新增+更换双轮驱动,国产企业加速出海

    传统组串式光伏逆变器使用寿命10年左右,而大型地面电站的寿命在20年左右,逆变器需要在电站寿命一半时进行更换,逆变器受益新增与更换需求,迎来高速增长。经测算,2020年全球逆变器需求将达到133GW,到2025年全球逆变器需求达到455GW。凭借高性价比、品牌、融资性和优秀的售后服务,国产逆变器加速出海,2012年国产逆变器在全球市占率仅为9%,2019年则达到58%。2018年531之后,国产逆变器一方面保持快速研发迭代,另一方面加速布局海外高毛利市场,未来国产逆变器在海外市占率将持续上行。

    强研发+NO.1品牌,公司逆变器顺势扩张

    公司逆变器技术积淀十分深厚,2019年研发人员占比接近42%,逆变器最大效率已全线达到99%;并且公司品牌享誉全球,连续两年蝉联“全球最具融资价值逆变品牌”冠军。公司出货量多年全球前二,受益光伏景气与海外市占率提升,2020年三季度业绩大超预期,我们预计公司预计全年逆变器销量有望达到28.7GW,有望登顶全球第一。

    多项业务互相协同,快速增长

    1)公司储能变流器、系统集成市场出货量均位列中国第一,储能业务自2018年以来持续快速增长,2020上半年储能营业收入达到2.5亿元,同比增长49.66%。2)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潜力巨大,一方面可生产绿氢;另一方面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长期的季节性储能,根据测算,2030年电解制氢设备市场规模可达1256亿元,公司前瞻布局电解制氢与氢储能,未来有望率先受益氢能产业发展。3)2020上半年公司电站系统集成营收36.27亿元,同比增长52%;伴随光伏平价,光伏电站需求快速提升,公司电站系统集成业务有望持续增长。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预计2020-2022公司营收分别为192/250/295亿元,增速分别为48%/30%/18%,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20/30/39.6亿,增速分别为126%/49%/32%,对应EPS为1.4/2.1/2.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0/34/26倍,给予2022年30倍PE,目标价81.6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导致逆变器价格下降超预期;光伏新增装机量不达预期;储能需求不达预期。


    2021-01-26比亚迪(002594)超级混动问世 销量航母下水

    混动汽车黄金 15 年,替代燃油车成主流路线之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中明确指出:到 2025 年、2030 年和2035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占总销量的 20%、40%、50%以上;混动新车占传统能源乘用车的比例达 50%、75%、 100%以上。未来 15 年, PHEV 和 HEV 混动车型将成为车企车型更新换代的主流方向。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双积分管理办法对油耗要求不断提高,2017-2019 年燃油积分的下降趋势明显,传统燃油车企积分缺口压力增加,低碳化转型迫在眉睫。2021 年,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和比亚迪都将推出全新混动技术,大幅改善此前自主燃油车的油耗短板,给合资车企带来压力。

    混动车型经济性至关重要,比亚迪 DM4.0 提供低成本解决方案。虽然混动技术在油耗上优于燃油车,但本身结构复杂、零部件成本高,最终市场竞争力较弱。比亚迪是国内最早研发混动系统的自主车企,十余年时间深耕于 DM 架构,从并联方案升级到以电为主的混联技术方案,完成了性能和成本的平衡。2021 年 1 月,公司正式发布 DM-i 超级混动, 主推低油耗、低成本的混动解决方案,率 先实现了混动系统向 10-15 万元市场的突破,竞争合资燃油车型。

    DM-i 基于超级电混系统、 以电为主。 在架构上, DM-i 超级混动以超安全大容量电池和高性能大功率扁线电机为设计基础,主要依靠大功率高效电机进行驱动,汽油发动机的主要功能是在高效转速区发电,适时直驱,改变了传统混动技术主要依赖发动机、以油为主的设计架构,从而大幅降低了油耗。100%的自研与自供使得成本可控,核心部件包括:双电机 EHS 超级电混系统、骁云-插混专用高效发动机、DM-i 超级混动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整车控制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电机控制系统以及电池管理系统。 系统的领先性体现在: 1)续航里程超过 1000km,解决里程焦虑;2)百公里加速提升至在 7s 左右,比燃油车平均快 1-2s;3)百公里油耗在 3-5L,追平日系混动车型的实测油耗,比燃油车油耗更低;4)100%自主研发、自主供应的混动系统。

    1Q21 开启混动新品周期,总销量有望再突破。 伴随 DM-i 架构的问世,秦 PLUS DM-i、宋 PLUSDM-i 和唐 DM-i 同步开启预售。与日系混动产品及传统燃油产品相比,三款 DM-i 产品性价比卓越。预计月均销量有望分别达到 1 万辆、3 千辆和 4 千辆,合计全年有望贡献 16.3 万辆。2021 年仍是比亚迪产品大年:汉和唐扎根 20 万元以上高端市场、 DM-i 超级混动开启新一轮产品周期、比亚迪滴滴合作的网约出行新物种 D1 带动 ToB 销量,预计总销量有望达到 55 万辆/+28%,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 40 万辆/+123%。

    投资建议: 短期, 公司高端电动车估值向美股电动车企接近, 刀片电池凭借成本优势有望外供出货。中长期, 公司有望成

    全球电动技术综合供应商。我们维持公司 2020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 50 亿元;由于 DM-i 及后续新品放量,上调2021-2022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 70 亿元和 105 亿元,对应 EPS1.84 元、2.55元和 3.86 元。考虑电动车市场供给增加,公司 2021 年重心在混动市场,调整目标 PS 至 3.8 倍、A 股目标价 293.5 元,对应市值约 8 千亿元,维持“强推”评级。考虑 A/H 溢价 1.10,调整 H 股目标价至 322.8 港元。

    风险提示:汉或 DM-i 销量不及预期、降本不及预期、电池外供低于预期。


    2021-01-14德方纳米(300769)铁锂再登堂 龙头话成长

    投资亮点

    首次覆盖德方纳米(300769)给予跑赢行业评级,目标价168.42元,理由如下:

    公司是国内份额第一的铁锂正极纯正标的,销量、技术、客户、盈利能力全面领先。公司独创并采用液相法生产纳米级磷酸铁锂材料,产品性能整体领先,公司2019年磷酸铁锂销量2.34万吨、我们测算国内份额27%,位列第一。

    爆款车型放量,行业底部反转,龙头享受红利。我们在深度报告《铁锂正极:景气周期开启,供给格局清晰》2中对行业的长期逻辑及短期催化剂进行了深入梳理。我们认为,随着CTP、刀片电池等产品创新升级,以及Tesla model3铁锂版、比亚迪“汉”、宏光mini EV等爆款车型放量,以及海外储能市场成长,铁锂正极行业需求已经底部反转,2025年全球有望迎来85万吨及300亿元的市场空间。而在此过程中,行业CR3份额达50%,格局清晰,强者恒强。

    我们看好公司的产能扩张、需求增长、价格支撑、盈利上行。1)量:公司与宁德时代两次增资曲靖麟铁、合计对应2万吨铁锂产能,我们测算2019年公司占宁德时代铁锂需求的38%,2020~22年对宁德时代的供应量有望分别达到2.4/3.8/5.8万吨,需求仍有进一步提 升空间。此外,我们预计公司2020~23年公司年末产能分别有望达到4/7/9/11万吨,支撑公司成长。2)盈利:我们认为公司有望通过价格(铁锂税前价格11月以来已触底反弹12%至3.85万元/吨,我们预计2021年有望达到约4.5万元/吨)、原材料控制力(自制硝酸铁降本)、制造费用下行(我们预计2020年有望拉动对应成本下降0.2~0.3万元/吨)等因素共同保障盈利空间。

    我们与市场的最大不同?市场认为公司盈利空间释放主要来自于价格回升,我们认为在此基础之上,公司新产能的释放有望带来0.2~0.3万元/吨的单位制造费用下行,释放利润空间。

    潜在催化剂:产品涨价,成本下降,铁锂车型销量超预期。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20~22年EPS分别为0.18/1.85/2.99元,CAGR为39%。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22年49x P/E。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1.45xPEG,对应目标价168.42元,对应公司2022年56x PE,有16%的上行空间。首次覆盖给予“跑赢行业”评级。

    风险

    单一大客户依赖风险,铁锂价格下降,铁锂需求不及预期。


    2020-09-08湘潭电化(002125)2020年半年报点评:2020H1半年蛰伏 看好下半年业绩回暖

    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电池材料业务和污水处理业务。电池材料业务涵盖电解二氧化锰、锰酸锂、硫酸锰等锰系电极/锰盐产品,并通过持股湖南裕能切入磷酸铁锂、三元正极领域。公司曾荣获多项国家、省级荣誉称号。

    电池材料业务部分承压

    报告期内,公司电池材料业务实现营收4.36 亿元,同比小幅下降6.61%。电解二氧化锰市场稳定,公司实现销售3.71 万吨,同比 持平;两轮电动车对相对低成本的锰酸锂正极需求提升快,公司实现销售0.85 万吨,同比增加32.77%;高纯硫酸锰则受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有所萎缩、三元电池需求处于相对低位的影响销量和售价均有所下滑,销量同比下降81.01%,售价同比下降23.02%。

    污水处理业务保持稳健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污水处理厂累计完成处理量4720 万吨,同比增长2.8%;实现营收0.635 亿元,同比增长8.03%;实现净利润0.269亿元,同比增长23.21%。

    对外投资、参股公司取得积极进展

    报告期内,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5.27 亿元,其中对全资子公司靖西电化增资3.63 亿元,对参股公司力合厚浦增资1000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参股公司裕能新能源设立全资子公司四川与能,新建年产2 万吨磷酸铁锂生产线,预计2020 年9 月初全面进入试运行阶段,裕能新能源磷酸铁锂总年产能将达到5-6 万吨。镍钴锰三元电池材料年产能为5000 吨,目前镍钴锰三元电池材料产品正在积极进行大客户认证中。

    铁锂正极、三元正极不同程度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回暖,下半年公司基本面有望大幅改善

    2020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产销增速同比回暖明显。同期,欧洲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保持高增速,新能源汽车基本面拐点如期到来。

    我国是全球磷酸铁锂乘用车实践经验最丰富的区域,2020年下半年大量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如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版、比亚迪汉EV、宋plus EV等车型有望积极贡献销量,上汽、北汽、长城等车企也均有磷酸铁锂车型进入推荐目录。叠加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对磷酸铁锂电池的逐步认可、储能电池商业模式的逐步确立和规模增长等因素,我们估计,我国磷酸铁锂电池的产销有望进入大幅增长轨道。公司参股的裕能新能源作为行业龙头之一,有望深度受益。

    新能源汽车行业高增速对综合性能仍占据优势的三元电池需求重新回暖,公司三元正极、高纯硫酸锰等业务也有望相当程度受益。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0-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1.01、2.02亿元,同比增长48%、50%;EPS为0.16、0.24元。维持公司增持评级,6个月目标价9.79元。

    风险提示:

    锰系电池行业竞争加剧;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及预期;磷酸铁锂车型开发及新品上市节奏、销售情况不及预期;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降价压力超预期。


    2020-10-28林洋能源(601222)2020年三季报点评:电表业务持续发力 电站投资未来可期

    投资要点

    20Q1-3公司业绩9.35亿元,同比增长36.31%,符合预期: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4.18亿元,同比增长73.56%;实现利润总额10.55亿元,同比增长41.25%;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9.35亿元,同比增长36.31%,对应EPS为0.53元。其中2020Q3,实现营业收入14.67亿元,同比增长67.04%,环比下降35.21%;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86亿元,同比增长43.64%,环比下降7.71%。Q3对应EPS为0.22元。收入和利润增长总体符合预期。

    电表海外拓展加速,盈利能力环比改善: 公司Q1-3毛利率为37.90%,同比下降10.12pct,其中Q3毛利率42.20%,同比下降9.39pct,环比上升8.38pct;Q1-3归母净利率为21.17%,同比下降5.78pct,Q3归母净利率26.30%,同比下降4.28pct,环比上升7.83pct。公司今年毛利率同比下降主要是受EPC业务收入提升所拖累,Q3毛利率、净利率环比明显改善,主要是由于电表收入占比提升。EPC储备项目较多,高增长可持续: 公司20年前三季度EPC业务实现收入约11亿元,相较于19年全年0.47亿元有较大幅度的增长,Q4公司计划开工904MW电站,部分EPC项目,部分自持项目,充足的项目储备推动业绩持续增长。

    平价时代,电站投资重回快车道: 公司自2014年开始发展自持电站业务,在16~17年国内电站收益率极高的时候,公司大规模发展自持电站,16/17年自持电站新增分别为0.5GW、0.4GW,而18~19年由于国内补贴电价大幅下降,因此18/19年自持电站新增规模较低,可见公司凭借优秀的管理能力,紧密把握住了国内电站投资的节奏。由于光伏跑步进入平价时代后,电站现金流及IRR均有所提升,公司提出到2022年底电站运营规模达到3-5GW,电站投资重回大规模发展趋势。

    国内电表领军,海外开始兑现高增长: 2020年Q1-3公司电表业务实现营收21亿左右,其中Q3收入约10.4亿元,同环比实现大幅增长,主要原因:1)公司2019年电表高中标,2020年开始确认收入。2)公司加大海外市场拓展,销售占比快速提升。前三季度公司海外电表收入占比提升至50%左右,海外电表智能化要求高,价格高于国内,海外占比的提升带来业绩超预期增长。展望21年,国内方面,20年上半年公司在国网+南网第一次招标中,公司合计中标金额达到3.3亿元,中标数量及金额均名列前茅。国外方面,智能电表远销30多个国家,今年7月公司连续确认两个海外项目,约合1.03亿元,保障后续业绩高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年业绩为:10.43/12.52/14.86亿元,同比+48.9%、+20.0%,+18.7%,对应EPS为0.60/0.72/0.85。目标价10.08元,对应21年14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不达预期,竞争加剧等


    2020-05-19福能股份(600483)煤价下行增火电利润 区域优势助风电展翼

    投资逻辑

    公司为区域综合性电力集团,风电增长翼+火电基本盘:公司是一家以热电联产、天然气发电和风力发电为主营业务的区域综合性电力集团,业务多集中在福建省内。公司风电业务毛利占比42%,火电业务毛利占比57%,近5年风电业务的毛利率稳定维持在60%-70%区间,显着高于火电及光伏发电业务,未来风电业务成为公司业绩的主要增量。

    资源丰富消纳无虞赛道开阔,储备项目丰富电价有保障:福建省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狭管效应”的共同影响,风力资源丰富;且地处东南沿海靠近我国电力负荷中心,弃风率常年为零。据福建省和国家能源局规划,到2030年底计划福建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00 万千瓦以上,则2020-2030 年全省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平均增速将达9.6%。截至2019 年底公司核准在建风电项目共99.5 万千瓦,其中40 万千瓦装机有望锁定0.85 元/千瓦时的核准电价。

    中长期煤价下行趋势明确,优质煤电资产将充分受益:2019 年二季度开始,煤炭逐渐转向供给宽松,煤价进入下行通道。2020 年4 月失去采暖季需求支撑,疫情加剧了煤炭供给宽松格局,煤价加速下行跌破500 元/吨。预计全年动力煤价中枢520 元/吨。公司控股热电联产机组共 123.61 万千瓦,燃煤纯凝电厂装机132.00 万千瓦。子公司鸿山热电120 万千瓦机组利用小时数达 5907 小时,领先全省燃煤火电机组1300 小时。公司稳步增长的火电装机将从煤价下行中充分受益。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0-2022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03.41/109.05/113.04 亿元,归母净利为15.58/18.18/19.38 亿元,对应EPS 为1.00/1.17/1.25 元。若假设2020 年6 月完成宁德核电10%股权注入, 预计归母净利提升至16.39/20.23/ 21.44 亿元,对应EPS 为1.06/1.30/1.38 元,对应PE 为7/6/5倍。给予公司2020 年9 倍PE,目标价9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资产注入不达预期;电价下降风险;动力煤价格上行;气电补贴政策变化;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台海政治局势风险。


    2020-11-10金风科技(002202)Q3风机毛利率改善 开启盈利水平上升周期

    Q3 风机毛利率明显改善,拐点显现,未来有望步入上升通道。根据我们估算,Q3 风机业务的毛利率约14%-15%,较上半年的12.19%有较明显提升。2018-2020 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持续上升,2020 年的新增装机规模有望创下历史记录,公司作为风机龙头,从业绩角度并未享受到行业需求向上的红利,核心原因是风机毛利率的下滑。目前看,上一轮风机价格战的不利影响逐步消退,抢装结束之后风机产业链利润有望重构,公司风机产品的平台化有望带来成本端的改善,技术迭代加快背景下风机竞争格局改善。我们认为,导致过去风机毛利率下滑的动能在衰退,推动风机毛利率上升的动能在显现,未来风机毛利率有望步入持续上升通道。

    “十四五”期间风电行业有望展现较好的成长性。从行业需求的角度,能源低碳发展为风电行业带来了长期性的机遇,风电行业将步入供给创造需求的阶段,技术进步推动度电成本下降,从而推升更多的需求;目前技术持续进步的可见度高、确定性强,风电产业界对未来需求的期望值和信心很高。看好国内风电行业的成长性,维持2021 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达到30GW及以上的预判,预计十四五期间国内风电市场需求整体处于上升通道,风电产业提出的年均50GW装机目标具有可行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基于三季度风机出货量和毛利率均好于预期,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1 年归母净利润32.4、42.7 亿元(原预测值27.1、39.9 亿元),对应EPS 0.77、1.01 元,动态PE 15.8、12.0 倍,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风电行业降本速度及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未来国内风电需求依赖度电成本下降,而降本受技术进步速度以及供应链、原材料等影响,存在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2)新品推出进度及推广效果不及预期风险。公司拥有研发投入方面的优势,但技术研发具有不确定性,如果后续新品推出效果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公司市场地位。(3)风机技术路线竞争的不确定性。目前国内多种风机技术路线并存,包括直驱、半直驱、双馈等,直驱有可能面临其他技术路线的挑战。

          最后,送出下期干货:操盘手天天解盘方法之 军用惯导系统需求旺盛 上游元器件为产业关注重点(概念股) ...
    华钰矿业:青海西部资源累计减持502.93万股公司股份(青海春天)青海春天主业衰退 发力快消难寻新支柱
    Top